市场行情
2、国际棉价冲高回落上周,美国股市反弹,助推市场乐观情绪升温,美元指数走软,美棉出口签约增加,国际棉花价格冲高后随郑棉回落。10月29日,代表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均价的国际棉花指数(M)报价127.45美分/磅,按1%关税下折算人民币价格为20149元/吨,较10月25日上涨853元/吨,涨幅4.42%。 4、粘短价格暂时僵持上周粘胶短纤成交较平稳,主流交投气氛尚可,仍有部分厂商限单惜售,主流成交价14300-14500元/吨附近。或受动力煤调控影响,原料或有稳价预期,粘胶短纤价格暂时僵持,上涨动力不足。现货市场,中端货报价14300-14800元/吨,高端货报价14800-15500元/吨,成交可商谈。10月29日,国内粘胶短纤均价14300元/吨,较10月25日持平。 6、第五周地产储备棉销售底价18666元/吨10月25日-29日,中国储备棉管理有限公司累计挂牌储备棉15.02万吨,累计成交量5.85万吨,成交率39%。其中新疆棉累计挂牌3.35万吨,累计成交3.35万吨,成交率100%;地产棉累计挂牌11.66万吨,累计成交2.49万吨,成交率21%。10月25日-29日,储备棉轮出成交均价19096元/吨,较上周上涨400元/吨;折标准级(3128)价格20850元/吨,上涨357元/吨;平均加价692元/吨,上涨78元/吨;最高成交价23080元/吨,最低价17350元/吨。其中,新疆棉成交均价19765元/吨,平均加价1121元/吨;地产棉成交均价18195元/吨,平均加价115元/吨。
来源:中国棉花网
7、市场展望:国际棉花市场避险情绪升温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预期增强,国际棉花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全球通胀愈演愈烈,美国9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5.4%,达到1991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印度新棉收获全面展开,棉价高涨,市场预计CCI可能不需要进行最低价格收购。澳大利亚新棉播种已超过一半。据了解,中国和欧洲的纱线买家陆续进入国际市场,国际纱线市场需求相对旺盛,欧美等国家品牌企业、零售商订单流露出向东南亚国家回流的趋势。短期,需警惕美联储紧缩政策变化对棉花市场行情带来的影响。 行业运行情况 1、关于调整2021年中央储备棉投放销售底价的公告 中国储备棉管理有限公司、全国棉花交易市场10月30日发布《关于调整2021年中央储备棉投放销售底价的公告》,自2021年11月1日起,2021年投放储备棉中地产棉的销售底价计算方式调整为与国际市场棉花现货价格挂钩联动,即:本周地产储备棉销售底价(折标准级3128B)=上一周国际市场棉花现货价格指数算术平均值,其余储备棉的投放销售底价计算方式不变。2、新棉收购加工成本锁定,棉花市场趋于平静今年新疆棉总产减产幅度有限,对棉花供需基本面不会造成影响。受气候影响,今年新疆棉产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质量提升明显。从南疆棉农交售加工出来的指标看,往年籽棉衣分42%以上都很常见,今年普遍偏低,南疆棉花质量明显好于往年,尤其是“双29”、“双30”指标棉花比例较高。2021年国内棉花总产量预计为568.0万吨,同比下降4.5%,较近三年均值下降4.8%,预计2021年新疆产量预计为514.9万吨,同比下降1.9%。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截至10月29日,全国新棉采摘进度为72%。10月底北疆收购已进入尾期,新棉收购加工成本基本锁定。据当地棉花人士预测,北疆机采棉成本应该在24000元/吨左右。南疆轧花企业表示,随着采收进程的加快,南疆籽棉价格继续下降,整体皮棉成本应该在21000-22000元/吨。部分轧花企业非常冷静,机采棉价格高于10.5元/公斤时减收或者停收,一些包厂的轧花企业则在前期抢收一部分高价籽棉,导致已加工皮棉成本明显偏高。当前期现价差在2000元/吨以上,企业暂时无法套保,留有敞口风险。3、棉价区间震荡 短期趋势难改近期郑棉价格开启震荡势,期现倒挂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短期难以改变。对轧花企业而言,期现价差过大,在没有套保的前提下,大幅亏损销售皮棉几乎不太可能。南疆轧花企业表示,企业辛苦收购加工皮棉,不会做赔本赚吆喝的生意。今年新疆棉花产量高达500多万吨,这么大数量棉花无法套保是以前没有出现过的事情,在南疆成本尚未具体核算出来的情况下,盘面不会轻易给出机会。因此,持续在成本线下震荡成为常态。 4、棉纺织企业开机率回升 库存压力增大日前,内地限电政策有所缓解,棉纺织企业开机率明显提升。据棉纺专业人士了解,江苏、山东纺企开机率提高,限电停产时间缩短,由于下游布厂库存较大,加之纱价维持高位,纺企成品开始累库。有的企业为了降低库存,提高周转率,已经开始降价销售棉纱。纺企原料库存普遍维持1-3个月,近期采购意愿较低,随着产能逐渐释放,对原料需求也将增加。产能释放是一把双刃剑,在刺激原料需求的同时,无疑增加对后道生产环节的压力,在布厂库存压力较大和原料价格坚挺的情况下,只能压缩纱厂利润。据悉,储备棉投放大幅降低了纱厂的成本,提高了纱厂的利润,一旦企业使用高价原料,叠加后道产销受阻,价格传导必然承压。 5、9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环比下降3.29%据中国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9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291.32亿美元,环比下降3.29%。其中,纺织品(包括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额为124.09亿美元,环比下降0.92%;服装(包括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额为167.23亿美元,环比下降4.98%。2021年9月我国棉布出口同比大幅下降16.25%,而2021年5-8月棉布出口同比增幅分别为33.18%、20.79%、-11.42%、-5.33%。可见进入下半年我国棉布出口数量、金额同比呈现比较明显的下滑;而且9月份降幅突然加速。
行业政策和动态 1、第三批“中国纺织大工匠”出炉近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主办的全国纺织行业第三批“中国纺织大工匠”命名暨先进事迹推介大会在山东省潍坊市召开。来自山东、江苏、北京、安徽、河北、广东、浙江、河南、陕西、山西等省市19家企业的19位优秀纺织职工被命名为第三批“中国纺织大工匠”。会议旨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育选拔具有高超技艺和创新超越优秀品质的“中国纺织大工匠”,推进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纺织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企业创新力和竞争力。 3、盛泰集团成功上市,打造纺织、成衣制造优秀企业浙江盛泰服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具备核心生产技术的主要服务于国内外知名品牌的纺织服装行业跨国公司,公司全面覆盖纺纱、面料、染整、印绣花和成衣裁剪与缝纫五大工序,产能分布于中国、越南、柬埔寨、斯里兰卡以及罗马尼亚,是纺织服装行业中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跨国企业。2021年10月27日,公司成功登陆A股。 4、如意集团终止重大资产重组,海外轻奢品牌“挥别”A股10月26日,山东如意毛纺服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如意集团”)宣布,因境外新冠肺炎疫情等原因,终止重大资产重组。如意集团将CERRUTI 1881、GIEVES & HAWKES、Aquascutum等品牌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计划“告吹”。今年上半年,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影响,如意集团业绩仍受到冲击,下半年行业终端消费迎来复苏、海外订单回流。据业绩预告,如意集团今年前三季度预计亏损4319万元-4355万元,第三季度盈利120万元-156万元。 5、福建省纤检中心主持和参与制定的两项纺织品标准正式发布近日,福建省纤维检验中心(以下简称福建省纤检中心)主持制定的《纺织品防水透湿性能的评定》及参与制定的《纺织品 甲基环硅氧烷残留量的测定》正式发布。《纺织品 防水透湿性能的评定》规定了防水透湿涂层织物产品性能和试验方法,规范防水透湿涂层织物的质量要求,将提高我国相关产品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促进防水透湿涂层织物服装及相关制鞋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保护面料、企业及终端消费者利益。《纺织品 甲基环硅氧烷残留量的测定》规定了纺织品中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D6)的测定方法。作为有机硅织物整理助剂合成的重要原料,D4、D5、D6可通过挥发、废水等方式进入环境,在生物体内富集,产生生物危害。该标准首次建立了纺织品中挥发性甲基环硅氧烷的标准检测方法。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应对国外贸易性技术壁垒,促进纺织产业链绿色可持续发展。6、总投资3亿元!中原大地又一家大型综合性印花、纺织、复合涂层工厂诞生!河南省安阳市北关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重点项目建设的要求,不断围绕项目为王的理念抓招商,促产业提升,今年北关区引入了安阳市首家梭织企业,目前该项目建设正在进行中。该项目坐落于安阳市北关区兴业大道东段南侧,由江苏苏州客商成立的安阳伊朵雅纺织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3亿元,占地50亩,建设5栋楼,共7万平方米的厂房和2万平方米的办公展厅、研发中心、实验室、员工宿舍以及配套用房等,项目生产使用最先进的节能环保设备。北关区纺织服装产业不断向龙头企业聚集带动转变,实现全产业链转变,此次梭织企业的入驻,与周边中信印染、福建凤竹、利锴针织等项目遥相呼应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必将为全市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来源:中国纱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