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您的位置: 首页 >全部资讯 >

资讯交流 | 疫情下全球供应链危机给纺织业带来了回流订单

  • 分类:快讯
  • 编辑:
  • 来源:中国纱线网
  • 日期:2022-02-24 15:45
服装全年出口1702.6亿美元,同比增长24%,在外需恢复和疫情导致的订单回流等利好因素下,时隔五年,中国服装出口再次站上1700亿美元的关口... ...

疫情下全球供应链危机给中国纺织业带来了大量的回流订单。据海关总署统计,2021年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3154.7亿美元(该口径不含褥垫、睡袋及其他寝具),同比增长8.4%,创历史性新高。其中,服装全年出口1702.6亿美元,同比增长24%,在外需恢复和疫情导致的订单回流等利好因素下,时隔五年,中国服装出口再次站上1700亿美元的关口。


图片1.png
具体到出口国来看,2021年中国服装对美国、欧盟、日本三大主要出口市场分别增长了36.7%、21.9%和6.3%,对韩国、澳大利亚出口分别增长22.9%、29.5%。
美国作为我国第一大纺织服装出口市场的地位仍然稳固,2021年我国对美服装出口额首次突破400亿美元,创下411.3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出口增长 利润水平却下降

 

尽管拥有逾1700亿美元的服装出口额,但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出口服装行业的营业利润率不到5%,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近年整体利润水平还在持续下降。

 

疫情下全球供应链危机给中国纺织业带来了大量的回流订单,为何订单回流未能让企业的利润水平上升?

 

对此,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朱平教授分析介绍,受疫情影响,进口国经济受到影响,国内企业的报价上不去;二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前面谈的合同价格不能提高,造成利润低,甚至不挣钱。

 

 

订单回流不是一门“好”生意?

 

面料在手订单约为两个半月,成衣在手订单保持在3至4个月,这是上市公司鲁泰A近日发布的一份公告。该公司负责人介绍,2021年12月和今年1月,公司订单增加较多,淡季不淡,接单速度和订单量处于历史上比较好的时期。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充裕,结合目前到位员工数量来看,公司产能已经动态饱和。

 

多家纺织企业均表示订单大幅度增加。朱平介绍,之所以订单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疫情的原因,印度、越南、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纺织服装制造较集中的国家加工能力受阻,而我国受益于产能率先恢复的先发优势,所以给我们的出口带来了机会。

  

然而,订单增加的同时,也伴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一路上涨。数据显示,2021年,3128B皮棉年初价格在14981元/吨,年底价格达22206元/吨,涨幅48.23%。

 

图片2.png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月7日至11日,春节后首周,美国洲际交易所棉花期货(ICE)主力合约结算均价为124.93美分/磅,较前周上涨3.13美分/磅,涨幅2.6%。

  

外棉价格的大幅上涨,也带动了国内棉花价格的跟涨。今年春节后首周,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均价21842元/吨,较前周上涨176元/吨,涨幅0.8%。同时,涤纶短纤价格也随原料PTA价格上涨。

  

“订单虽然多了,但并不是一个好生意,很多单子不能接,因为不挣钱。”采访中,多家企业负责人士称,虽然订单增加,但2021年,企业的盈利状况并不好。广东佛山市力高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德生曾表示,2021年年中工厂的订单就已经排到了年底,来自澳大利亚的订单甚至排到了2022年。

  

但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出口服装行业的营业利润率不到5%。相关专家表示,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近年整体利润水平还在持续下降。

 

增收不增利成为摆在纺织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青岛即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万刚表示,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影响还是较大的。“由于结算是按照事先约定的合同价格,目前公司产品出口单价变化幅度较小,后期公司产品价格上涨将会是大概率事件。”万刚说。

 

 

产业转移大趋势

 

疫情下产能替代效应带来的订单回流恐怕不可持续。

 

安永咨询服务合伙人周亮认为,疫情期间国内服装制造产业的回暖是“虚假繁荣”:“疫情迟早要过去,中国还是要回归到原来的正轨上。

 

随着东南亚等国家的复工复产,之前回流国内的订单已经开始转回东南亚。数据显示,2021年12月,越南服装对全球出口同比增长50%,对美国出口增长66.6%。

 

孟加拉国服装制造商和出口商协会(BGMEA)称,2021年12月,该国成衣出货额同比增长约52%,达到38亿美元。2021年孟加拉全年服装出口总额增幅仍达30%。

 

疫情减缓了纺织产业向东南亚等国家的转移,但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全球纺织服装制造将继续加速转移到东南亚等地。

 

国内一件T恤的制造成本是东南亚的5倍,一位服装行业人士表示:“一件孟加拉生产的纯棉T恤,当地原料加人工成本不到1美元,到欧美终端市场折扣店卖5-8美元,而在广东生产同样原料的一件T恤,人工成本超过5美元,市场价格得翻倍。”

 

中国在各大进口国的市场份额正逐年下降。2021年1-11月,根据进口国(地区)统计,中国占美国、日本进口服装份额分别为30.6%和56.9%,较2020年的高点分别下降8.5和1.8个百分点,即便相较于疫情前的2019年,美国市场的份额也下降了2.6个百分点。而在2009年,美、日两大市场进口的中国服装份额占比分别达36.6%和82.9%。

 

来源:中国纱线网(仅作资讯交流分享,若有侵犯,立即删除)

原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5LgQEyeHBCInaDonCHJb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