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您的位置: 首页 >全部资讯 >

资讯交流 | 粘胶短纤承压大涨 棉纺企业调结构、限停产预期增加

  • 分类:快讯
  • 编辑:
  • 来源:中国纱线网
  • 日期:2022-04-12 18:10
下游订单持续低迷,部分纺织企业延长放假时间,叠加疫情导致多地物流受阻,棉花消费进一步降温,国内棉价连续走弱

一、市场行情
图片1.png 
1、国内棉价连续走弱清明节过后,下游订单持续低迷,部分纺织企业延长放假时间,叠加疫情导致多地物流受阻,棉花消费进一步降温,国内棉价连续走弱。4月8日,代表内地标准级皮棉销售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22751元/吨,较上周五下跌117元/吨,跌幅0.51%;郑州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21570元/吨,较上周五下跌155元/吨,涨幅0.71%。

2、国际棉价震荡下跌本周,原油和美股市场下跌,美元指数冲高,美棉签约量大幅下滑,共同引发国际棉价震荡下跌。4月8日,代表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均价的国际棉花指数(M)报价150.16美分/磅,按1%关税下折算人民币价格为23452元/吨,较上周五下跌362元/吨,跌幅3.52%。


3、成本推动,涤纶短纤价格微涨

当前国内下游市场表现偏弱,纺企原料库存虽处于低位,但整体以随用随买、刚需补库为主,企业以消耗现有库存为主,受成本推动,上周涤纶短纤价格微涨。其中山东、河北涤纶短纤厂家报价维稳,半光1.4D主流7800-7900元/吨送到,下游按需采购。4月8日,涤短价格为7720元/吨,较上周五上涨70元/吨。

 

4、成本压力影响,粘胶短纤价格大涨

受成本压力影响,上周粘胶短纤价格大涨,部分厂家甚至上涨800元/吨。但在疫情影响下,纺织供应链进一步受阻,影响现货交付进度,后期人棉纱开机率或有下行可能,纱厂备货态度谨慎,粘胶短纤厂家签单压力不小。4月8日,国内粘胶短纤价格为14100元/吨,较上周五上涨600元/吨。

 

5、国内纱价延续跌势,外纱涨幅收窄本周,国内纺织市场进一步走弱,纺织企业减、停产预期继续攀高,国内棉纱价格延续跌势。国际棉价居高导致下游观望情绪升温,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接单数量也有所下滑,外纱价格涨幅收敛,当前常规外纱高于国产纱2312元/吨。坯布市场订单寥寥无几,棉布价格弱势盘整。
4月8日,纯棉32S报价28755元/吨,较上周五下跌80元/吨;涤纶32S报价12970元/吨,较上周五下跌80元/吨;人棉30S报价17900元/吨,较上周五上涨100元/吨。 前不久,疫情导致各个纺织市场出现物流不顺畅的情况,其中东莞大朗羊毛交易中心、杭州四季青服装街区、湖州织里童装城、织里国际轻纺城、常州湖塘市场等部分地区货发不出去,进一步抑制了纺织品服装终端需求。 

 

6、市场展望:部分纺织企业无奈放假,国内棉价或区间走弱。4月6日召开的国常会指出,要适时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并考虑其他措施来提振消费。市场预测4月降准降息的概率加大。棉花市场方面,新疆地区2022年棉花春播已经开始,部分棉农积极扩大植棉面积。现货市场皮棉滞销现象突出,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截至4月7日当周,全国皮棉销5.8万吨,环比下降19.4%,累计完成销售总量270万吨。港口外棉库存也在继续上升,国内棉花加工企业还贷、销售皮棉压力加大。纺织市场下游需求延续低迷,企业订单严重不足,产成品持续积压,棉纱价格阴跌不止,疫情反复导致多地物流陷入停摆,在亏损普遍加剧之下,部分企业计划消耗完前期皮棉库存后,或降产、停产,或减少用棉量改做差异化混纺或涤棉纱线。短期内,棉花上下游僵局仍将难以打破,纺织企业停产现象或将增加。

二、行业运行情况

1、2月份美国服装进口延续大幅增加态势

2022年2月,美国服装进口延续前几个月的态势,同比持续大幅增加,并略高于疫情之前的2019年同期水平,但对中国的服装进口额下降。
2月,美国服装进口量和进口额同比分别增长27%和39%,部分原因是上年同期表现糟糕,当时全球经济在缓慢地从疫情中复苏。不过,和两年前同期相比,今年2月份的进口量和进口额分别增长31%和27%,原因是2020年同期受疫情影响中国的服装出口减慢。

2、棉花期现市场重压 纺织厂经营亏损

最近一周,国际棉花现货市场成交零星,由于下游纱线库存和纺织品滞销严重,而棉花期货和现货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纱厂对敞口的未定价合同感到格外紧张。棉商则坚持基差销售,虽然实际成交减少,但基差连续数周基本没跌。
最近四周,ICE棉花期货7月合约上涨约15%,涤短则下跌了5%,各国的纱线价格也停滞不前。考虑到运营成本的增加、成品库存上升,纱厂抱怨经营亏损、被迫下调开机率也就能理解了。
近几周来,下游市场状况越来越让人担忧。近一个月来,ICE期货价格快速上涨,而下游市场停滞不前,纺织厂经营陷入亏损境地。数据显示,中国3月份PMI从50.2降至49.5,引起市场的关注。

 

3、国内下游惨淡 海外市场略好

清明节前一周,进口纱现货市场依然低迷,走货慢,巴纱10支赛络纺二线现货价格23000-23500元/吨(含税)。国内张槎市场针织价格纱依然平平,20支普梳28000元/吨(含税),需求平淡。布厂方面,佛山西樵织布厂开机率3-4成,染厂2成,部分织布厂甚至出现以亏损价钱接单的情况。张槎开机率仅2成,部分工厂已提前发出4月份15天轮班制上班通知,情况堪忧。在棉花价格一路高歌的情况下,大布行却降价处理,部分品种甚至降价几元,约等于纱成本下降几千元的幅度。
进口纱外盘报价在一周有价无市的情况下,到周尾又甩出橄榄枝正常报价试探中国市场,无奈中国需求疲软,无强烈采购欲望,还价有差距,报价与上周持平,依然倒挂。据悉,东南亚开机率7成左右,也因棉花价格太高,加上海运费上涨,接单情况一般,但总体要比国内市场好。

 

4、棉市压力增大 下游需求成关键

4月上旬,市场利空消息不断,大宗商品价格承压下行,棉花也没能幸免,其中郑棉价格较前面高点回调幅度接近400元/吨。尽管棉价看起来仍较为坚挺,但后市下行压力继续增加。

 

4月8日,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824例和无症状感染者20398例。上海作为全国经济中心,连通着江浙地区的经贸往来,此轮疫情对国内经济发展将带来很大的损失。对纺织产业而言,市场期望迎来“金三银四”产销旺季的愿望落空。纺织产业一年有两个最重要的产销旺季,一旦失去其中一个,会对市场需求造成很大冲击。况且由于原材料价格持续居于高位,本来就抑制了一部分需求。2021年度新棉销售依然大幅落后去往年同期,需求减少对后市压力不言而喻。

 

对已经处于历史高位区间的棉价来说,未来在供给端增加的情况下,一旦需求出现较大问题,棉价下行压力将有所增加,棉花企业及贸易商应注意风险,提早做好应对之策。

 

5、新疆尉犁:新棉陆续播种 植棉成本增加

4月2日,在新疆尉犁县墩阔坦乡棉花地里,伴随着隆隆的农机发动声,几台棉花播种机正在地里来回穿梭播种,多名工人紧跟播种机忙碌着。当地棉农表示,2021年植棉收益较高,极大地提升了植棉积极性。棉花收益的增加也带动了2022年土地、农资、肥料价格的上涨。
土地成本增加。由于土地承包费的大幅上涨,棉农种植风险也随之增加。化肥成本增加。春节前,化肥价格一路上涨,钾肥价格平均在4100-4700元/吨,最高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2000元/吨左右。现在正值春耕采购农资集中期,在采购需求的带动下,化肥价格仍保持高位运行,这无疑增加了棉农的植棉成本。籽棉收购价走向不确定。2021年籽棉高收购价带来的是居高不下的皮棉成本,对于棉花加工企业来说,成本越高销售难度也就加大,今年棉花加工企业对于收购定价策略会更加谨慎,收购价很难再现去年的高位。

 

6、内外纱价差扩大 下游缺少订单支撑

据广东、江浙等地部分棉纱进口企业、织布厂反馈,近日ICE棉花期货大幅上涨,印度部分棉区遭遇棉铃虫灾害,减产幅度较大,导致印度、巴基斯坦等产地棉纱报价再次上调,与同指标的国产纱价“倒挂”幅度继续拉大,进口纱竞争力大幅下降。
郑棉CF2205合约盘面价格持续在21500-22000元/吨盘整,棉花企业挺价情绪仍较浓,但3月下旬以来国内一些中小棉纺企业已开启棉纱降价抛货模式,纱价由“暗降”调整为“明降”。安徽宿州某纱厂反映,截止3月底,广东、浙江等地客户不仅半个多月没有下新单,而且之前的合同提货进度也不断减缓,能否持续执行存在很大变数。本周该厂将棉纱报价一次性下调300-400元/吨,能否刺激下游买家采购仍需观察,至少目前看难度较大。绍兴某织造企业也表示,该厂织机负荷已降至60%左右,仅能维持目前的生产,虽然棉纱采购成本下调空间逐渐加大,该企业纱线原料库存也相对较低,但现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订单支撑。

来源:中国纱线网

原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1AwFectoqA71lV-IpFqRw